跳至主要內容 跳至瀏覽
通識教育 - 常見問題
問 – 試卷與試題設計:
答:
  1. 卷一的考題是否會以跨單元方式設計,而卷二的則以單元為本?

    不是。本科所有考卷均包括議題為本的考題。無論是哪一考卷,考生在答題時,都應從相關單元的角度、概念和知識加以考量。

     

  2. 考題的設計會否以單元為本?

    不會。考題的設計是以議題為本的,而議題並不是由某(些)特定的單元所釐訂,亦不受單元的限制。實際上,議題涉及不同的持份者及其有關的利益層面,其複雜性往往不能只從單一或某些特定單元/角度去了解。

     

  3. 卷一的考題設計,會否使用漫畫形式?

    卷一和卷二在擬題時,均沒有限制使用不同類型的資料。

     

  4. 卷一的考題,每題分數最高多少分?

    這會因應每一考題的議題性質、使用的資料類別及所評核的能力類別而有所不同。為顧及考試的時限及考生的能力,每題的分數多在16分至20分之間。

     

  5. 筆試的答題簿所提供的答題空間,是否顯示要求的答案的篇幅?又考生可否於考試時使用補充答題紙?

    答題空間只顯示一般考生答題時所需的篇幅。不同考生在答題時可能有不同的作答取向,且考生的字體和字型亦有不同,答題的篇幅便不同。考生如有需要,可以取用補充答題紙。

     

  6. 新高中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(中四至中六)中的探討問題,會否在公開試中被用作考題?

    指引中提及的探討問題,旨在顯示有關單元探討的範圍及方向。考試中的考題是以議題為本,且旨在評核某些特定能力。故指引中的探討問題,並不適宜直接用作公開考試的考題。

     

  7. 學生在課堂上從未接觸過的議題,是否會在筆試中出現?

    會。考生若正確認識通識教育科的課程和評估,應該明白議題本身只是作為評核考生不同能力的一種情境,考生應具備能力,及能夠轉化那些能力,以解決不同議題的問題。以當代社會議題來設計考題,正好反映課程的本質及評核的要求。考生須留意社會時事議題,使自己與社區及世界的發展同時並進。

     

  8. 卷一和卷二在考卷設計及評核焦點方面,有什麼分別?

    根據課程及評估指引內所列出的評估目標,兩張考卷均要求考生展示一系列的能力。卷一主要集中評核基礎至中階的思維能力,例如在特定範圍內描述/解釋趨勢或模式,識別事實與意見,發掘意義和作出判斷等。卷二主要要求考生展示他們的高階思維能力,例如發展評量的準則、分析論據及評估解決方法等。

     

  9. 卷二的選答題是否設有兩道分題?

    是的。選答題的分題在於針對議題的不同層面而設,這對考生的能力有更全面的評核。